來源:廊坊傳媒網時間:2024-12-03 16:07:17
孩子們體驗制作勝芳布藝。記者 張泰源 攝
記者 張泰源
花燈、泥塑、木貼畫、布藝……12月1日,由霸州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、霸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、勝芳鎮文教室主辦的非遺研學課在霸州非遺小院舉行,四位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勝芳鎮四所小學50名學生代表傳授傳統技藝。
霸州非遺小院于10月15日營業,致力于打造集非遺文化宣傳、游覽、非遺產品生產、銷售(線上線下)于一體的勝芳古鎮網紅打卡點?,F有勝芳花燈、木貼畫、泥塑、勝芳布藝、仿古瓷、琥珀六大非遺工藝,共計178項展品,定期舉辦研學活動,不僅豐富了當地文化旅游內涵,也為非遺傳承者提供了展示才華與成果的空間,促進了文化交流與經濟社會發展。
花燈制作:點亮傳承之光
“勝芳在清代是直隸六大名鎮之一,乾隆取道勝芳下江南,曾留有‘勝芳荷香’的贊語……”當日上午,在非遺體驗現場,勝芳牛氏花燈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??ьI孩子們制作花燈。
??⒔榻B,勝芳元宵燈節與勝芳花會歷史悠久,當地把農歷正月十五稱為燈節,從正月十三開始,勝芳花燈與花會相互呼應,形成一道民俗風景。
活動中,孩子們積極參與制作傳統荷花燈。11歲的蔣雨欣第一次接觸花燈,看到桌子上的花燈材料后,迫不及待拿起來“搗鼓”。在??⒌闹笇拢芸?,一盞粉紅色的荷花燈就完成了。“讓孩子學習了解廊坊傳統文化和民俗,挺好的!”蔣雨欣媽媽范麗萍說。
布藝制作:感受女紅魅力
勝芳布藝制作技藝傳承人李鳳霞帶領孩子們體驗布藝制作。
李鳳霞介紹:“布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舊時被稱為‘女紅’,曾是考量女子才德的重要標準之一,造型不一的布藝作品在不同節日也賦予了不同的美好寓意……”
李鳳霞自幼跟隨奶奶學習女紅。在奶奶的嚴格教學下,李鳳霞的布藝手藝飛速提高,并在勝芳鎮小有名氣?!安妓囎髌贩浅I罨?,來源于生活,又服務于生活?!崩铠P霞介紹,勝芳布藝的制作完全靠手工縫制,構思成圖后剪出小樣,然后用筆畫在紙上,最后依紙樣在布匹上裁剪,并縫制成品。勝芳布藝具有制作精美、設計抽象、緊密聯系生活的特點,“今天我教大家做小老虎頭,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‘虎頭虎腦’?!焙⒆觽兺ㄟ^現場聆聽、體驗制作,感受布藝傳統文化之美。
泥塑制作:泥巴變身藝術品
泥塑課上,霸州市“泥人張”第六代傳人袁秀慧傾囊相授,孩子們圍坐在工作臺旁,認真觀摩。只見刻刀在袁秀慧手中靈巧地游走,一塊塊泥團成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。
隨后,在袁秀慧的指導下,一個個素胚泥塑在孩子們的涂鴉下變得活靈活現?!敖裉斓捏w驗很有成就感,這個泥塑小豬是我自己動手畫完的。”小學生劉書軒說。
木貼畫制作:木板上的藝術畫卷
霸州市木貼畫制作技藝傳承人胡朝民介紹:“木貼畫是將精選處理的木頭制成薄片,利用畫筆、剪刀、刻刀、膠水等創作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品……”胡朝民從木貼畫的制作開始講解,并現場演示、互動教學。他示范制作木貼畫《夏荷》,詳細介紹了制作工藝、造型和特點等內容,讓孩子們認識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增強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。